OTC渠道即將迎來首個10億級國貨美妝品牌。
據中康CMH數據統(tǒng)計,薇諾娜2023年在零售藥店渠道(即OTC渠道)銷售額為9.68億元。薇諾娜母公司貝泰妮2024年上半年財報透露:僅考慮線下OTC渠道,其上半年增速為20%。
照此增速推演,今年薇諾娜在零售藥店渠道銷售額將首次突破10億元,沖向12億。
薇諾娜憑借多年的先發(fā)優(yōu)勢一鳴驚人,“后來者們”正沿著軌跡緊鑼密鼓地追趕。中康CMH數據顯示,可復美以4.67億元銷售額、20.6%的市占率,成為唯二在OTC渠道過億的品牌。敷爾佳在OTC渠道的銷售額達到0.98億元、市占率為4.3%。
美妝品牌在OTC渠道不斷突破的同時,藥店在引入美妝品牌方面也迎來一波政策利好。例如,北京地區(qū)于今年8月下發(fā)相關文件,開始嘗試允許藥店經營化妝品。
廣州瑞愛控股有限公司是多個知名美妝品牌在OTC渠道的運營商,其CEO張晉達談到:“全國藥房門店數量有60多萬家,留給‘薇諾娜們’開發(fā)的空間非常大。隨著醫(yī)改的陸續(xù)落地與開放,一定會出現一批深耕藥房的十億級美妝品牌?!?/p>
巨大的市場空間,給美妝品牌們帶來無限的遐想。
國貨占比98%,
“薇諾娜們”在OTC開啟新戰(zhàn)事
20多年前(1998年),薇姿憑借“藥房專售護膚品”的概念切入藥店,開創(chuàng)美妝品牌在中國OTC渠道布局的先河。巔峰時,薇姿在中國藥店的專柜數量達3000個,年銷售額突破15億元。
薇姿的成功讓眾多品牌關注到OTC渠道的潛力。隨后,國內外眾多品牌以“藥妝”的身份出現,試圖借助OTC渠道為自身賦能,包括敬修堂、云南白藥、雅漾、理膚泉等。
彼時“藥妝”市場的火熱,更多是由OTC渠道所帶來的紅利以及監(jiān)管相對于市場的滯后催動。但隨著醫(yī)保政策調整、對“藥妝”監(jiān)管的加強以及功效化妝品的發(fā)展,“藥妝”逐漸沒落,美妝在OTC渠道進入一段沉寂期。
轉機發(fā)生在薇諾娜。在經過醫(yī)院多年臨床驗證后,薇諾娜開始走向藥房專柜。但據貝泰妮OTC事業(yè)部總經理馬春偉的表述,2016年開始與連鎖藥房合作的時候,市場體量只有50萬左右。8年后,薇諾娜在OTC渠道的體量已接近10億,翻了2000倍,并以超四成的市場份額成為功效護膚品牌第一。
市場永遠不缺乏敏銳的嗅覺,但更考驗做出選擇的時機。有時僅僅是毫厘之差,便需要很多年的時間追趕。
從2021年首次在財報中提到布局OTC渠道到現在,薇諾娜穩(wěn)居“王座之上”。對應的,巨子生物、敷爾佳分別于2022年、2023年在財報中首次提到OTC渠道,入局的先后或在一定程度決定了當前排名的次序。
多年厚積,一朝勃發(fā)。早年間叱咤OTC渠道的外資品牌,在科技以及渠道上的壁壘已經隨著時間抹平,國貨品牌們正摩拳擦掌,躍躍欲試。據中康數據不完全統(tǒng)計,2023年,國內零售藥店渠道功效性護膚品市場中,國貨品牌銷量占比98%,外資品牌僅剩2%。第一波吃到OTC渠道紅利的品牌已成為歷史,第二波迎頭趕上的品牌正在創(chuàng)造歷史。
如今,貝泰妮已與超過7.4萬家終端藥房進行合作,合作的連鎖藥房品牌數量超過550家,OTC已成為該品牌的渠道優(yōu)勢之一。與此同時,巨子生物首席財務官張慧娟表示,當前OTC渠道已成為線下第一大渠道,未來將持續(xù)拓展終端門店數量。
除了上述品牌外,片仔癀化妝品也正在借助片仔癀國藥堂的影響深度融合OTC渠道。
張晉達表示,預計到2025年,以薇諾娜、可復美、敷爾佳、片仔癀、潤百顏等為代表的品牌,會位列OTC渠道美妝品類的第一梯隊。
經營承壓,
藥店向美妝個護求增長
對美妝行業(yè)而言,藥店是值得投入的增量市場;對藥店行業(yè)而言,美妝是存量博弈中的突破口。
中國醫(yī)藥物資協(xié)會研究院院長趙飚曾預估,全國藥店的門店數量極限大約是70萬家。據中康初步統(tǒng)計,今年6月末,全國藥店數量已達到70萬家,已接近前者的預估數量。
存量市場下,行業(yè)競爭加劇,寒意開始蔓延。據米內網數據,今年上半年,中國實體藥店零售規(guī)模同比下滑3.7%。在益豐藥房、老百姓、大參林、一心堂、漱玉平民、健之佳公布的2024年半年度財報中,5家企業(yè)面臨增收不增利的窘境。
大連鎖尚且生存維艱,更多的小連鎖及單體藥店,或將迎來被迫關?;虿①彽慕Y局。益豐藥房董事長高毅分析認為,2024年將是藥店行業(yè)門店高增長的拐點。接下來,藥店數量整體下降的趨勢會越來越明顯。
談到轉型的方向,一家大型連鎖藥店負責人表示,“隨著個賬改革、藥品比價、線上醫(yī)保購藥等新政策的落地,依靠藥品進銷價差贏利的模式,已經難以為繼。長遠來說,非藥類型的大健康是公司未來一定要做大的,包括功能性用品、食品等。”
這一轉向從各大連鎖藥店的財報中可以看出。2023年,一心堂泛健康品類營收3.7億,其中,美妝品類占比60%,個護占比23.5%。早在2022年時,一心堂打造的美妝個護品類就已覆蓋5000多家門店,鋪設個護美妝專柜數近千個,當年實現銷售額近3億元。
益豐藥房針對投資者問,也提到將業(yè)務延伸至大健康產品(功能性食品和用品)領域,通過主治+輔治+大健康的解決方案,為顧客提供“服務+商品”的模式。
健之佳在財報中提到,將進一步拓寬保健食品、個人護理品、母嬰用品等商品線。今年上半年,個人護理業(yè)務銷售占比從1.06%增長至1.16%,銷售額同比增長12.09%。在健之佳經營的個人護理品和部分醫(yī)療器械中,綜合毛利率較高的功效性護膚產品銷售收入占比為3.66%,約1.64億元。去年全年,這一數據為3.71億元。
另外,在大參林和老百姓的財報中也都提到對個人護理品類的拓展。老百姓財報顯示,包括個人護理在內的自有品牌,上半年在自營門店的銷售額達到16.9億元,占比21.5%。
漱玉平民則通過與多家品牌合作打造“漱玉有美妝”產品矩陣,經過多品牌及多渠道的聯動,2024年上半年銷售同比增長20%。
北京率先松綁
“妝字號”即將進場
今年8月,國務院印發(fā)的《關于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(fā)展的意見》中明確提出“強化零售藥店健康促進、營養(yǎng)保健等功能”,為藥店向健康領域加速轉型指明政策性方向。
8月,北京市也發(fā)布《關于進一步加強藥品零售企業(yè)規(guī)范化管理提升藥學服務質量工作的指導意見(征求意見稿)》,對藥店零售開展多元化服務表示鼓勵。文件重點談到,擬允許藥品零售企業(yè)在核準的經營面積內依法申請經營化妝品,為顧客提供更加專業(yè)化服務。
漱玉平民美麗事業(yè)部總經理涂麗娟表示,放寬化妝品入場限制是趨勢,很多地區(qū)都已經允許“妝字號”產品入場。
除政策支持外,市場趨勢也在助推美妝產品深度融入藥店渠道。乘著近年來的功效護膚品高增長之風,藥店以其“專業(yè)”形象,進一步鞏固與功效護膚品之間的適配度。
《中國藥房專業(yè)功效性護膚品趨勢白皮書》指出,藥房專業(yè)渠道功效性護膚品市場正處于快速增長階段,2023年,中國藥房專業(yè)渠道功效性護膚品市場銷售額為22.7億元,對比2022年的14.6億元,增長了56%。
與日本成熟的藥店市場相比較,化妝品在藥店的發(fā)展有很大空間。根據日本公布的藥妝店排名前十榜單中,排名第一的Welcia、第二的鶴羽,化妝品業(yè)務分別占總銷售額的15.8%、14.5%。
中康產業(yè)研究院數據顯示,2023年全國零售藥店市場規(guī)模為5399億元。如果按照15%的占比推算,國內化妝品在藥店渠道將有810億的龐大體量。且當前國內藥店人均消費水平對比發(fā)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,在經歷現階段的停擺后,體量將進一步擴容。
不過,有部分質疑聲音表示,藥店做美妝相較于化妝品連鎖店,價格上的優(yōu)勢并不明顯。但值得關注的是,藥店行業(yè)的集中度仍在提高。商務部發(fā)布的《關于“十四五”時期促進藥品流通行業(yè)高質量發(fā)展的指導意見》提出,到2025年,藥品零售連鎖率接近70%,藥品零售百強企業(yè)年銷售額占藥品零售市場總額65%以上。在2022年底,全國藥店連鎖率為57.76%,藥品零售百強企業(yè)銷售額2184億元,占全國零售市場總額的35.60%。
或可預見,隨著市場集中度的提高,借助規(guī)模優(yōu)勢,藥店在化妝品上將獲得更大的利潤空間。畢竟,CS渠道百強連鎖中接近3億體量的也不過十余家左右。連鎖藥店取得的成績正被越來越多的美妝品牌所關注。
OTC渠道更考驗品牌運營能力
就當前情況來看,藥店行業(yè)正試圖擺脫對銷售藥品的依賴,轉向大健康領域,尋求更多元的增長;而美妝行業(yè)則試圖跳出線上流量內卷的現狀,尋找新的增長點。雖然雙方的合作有助于彼此利益訴求,但跨界發(fā)展仍存在許多制約因素。
對美妝品牌而言,除了關注薇諾娜在OTC渠道龐大體量外,還應關注薇諾娜長久以來在醫(yī)院、藥房等領域的耕耘。據悉,為了適配OTC渠道,貝泰妮OTC事業(yè)部配置了一個500多人的團隊,多年來堅持進行藥店的銷售、培訓與推廣。
《化妝品觀察》注意到,隨著OTC渠道的興起,越多越多的品牌開始推出“械字號”護膚產品。有業(yè)內人士對此表示,隨著市場逐步規(guī)范,國家會從政策方面對該類現象進行調控,“如果這類產品沒能提供好的培訓與推廣,將會陸續(xù)退出OTC渠道。畢竟,OTC渠道的轉化成本也很高昂。”
此外,缺乏年輕群體是美妝品牌布局OTC渠道面臨的最大挑戰(zhàn)。在張晉達看來,電商渠道對線下OTC渠道的市場份額侵蝕較大,這就要求品牌成立專門的事業(yè)部,利用抖音、美團、餓了么等平臺來吸引年輕人群?!斑@種形式更加考驗品牌的知名度,貿然進入或許會面臨賣不動的局面。同時,品牌還可以嘗試與藥房培養(yǎng)出來的品牌進行配套銷售,也不失為一種打開知名度的方式。”
對于藥店而言,一方面要培養(yǎng)消費者向藥店尋求解決肌膚問題的習慣;另一方面還要培養(yǎng)專供藥店渠道的化妝品銷售人才。
有業(yè)內人士表示,在市場驅動下,藥房會增加擁有資質的皮膚科醫(yī)生,吸引有皮膚問題的人群,解決醫(yī)院排隊難問題,也解決醫(yī)學院畢業(yè)生就業(yè)難的問題。
在銷售人才培養(yǎng)方面,薇諾娜、片仔癀等企業(yè)已走在行業(yè)前列,借助藥店體系培養(yǎng)專業(yè)的化妝品銷售人才。另外,還有部分藥店集團也正在積極組建人才梯隊,如漱玉平民就成立了“美麗事業(yè)部”,培養(yǎng)多元化人才賦能銷售。
綜合來看,美妝品牌在OTC渠道有很大的增長空間,也符合當前OTC渠道轉型的需求,但想要達到像日本那樣成熟的市場規(guī)模,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。對品牌、渠道而言,都需要長久的時間做出改變。